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2
本報記者 陳永年
4月17日,我市召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暨政銀企對接大會,發布2024年第一批推介項目。本次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項目共26個,計劃總投資238.8億元,計劃引入民間資本202.7億元。
2023年,我市分三批次向民間資本共推介項目66個,涉及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產業轉型、科技創新等領域,總投資431.1億元,計劃引入民間資本254.2億元。
去年以來,我市搭建優質項目與民間資本合作的“聯姻橋”、暢通優質項目與金融機構對接的“快車道”,持續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好項目,推動我市民間資本始終保持蓬勃投資活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2024年首批推介項目
好在何處
梳理本次公開推介的26個項目,從項目類型看,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項目3個,計劃引入民間資本67.8億元,包括G108線新絳至河津段改擴建、G342線聞喜至臨猗段改擴建、聞喜經濟技術開發區精品鋼產業園供水廠建設項目;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6個,計劃引入民間資本11.5億元,包括運城鹽湖生態治理及基礎設施配套、新絳縣年產50萬噸公路護欄設施、運城市儲運煤中心鐵路專用線等項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15個,計劃引入民間資本36.4億元,包括新絳縣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絳縣建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型環保超細微粉、平陸縣汽車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其他類項目2個,計劃引入民間資本87億元,包括運城市禹都水鎮城市商業綜合體提升改造、華夏奧特萊斯樂購小鎮項目。
從推薦縣域看,市直2個,芮城縣6個,鹽湖區3個,平陸縣3個,臨猗縣3個,新絳縣2個,聞喜縣2個,萬榮縣2個,夏縣1個,絳縣1個,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
從項目進度看,13個項目已開工在建,13個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綜觀上述項目,整體質量較高,吸引民間資本的意愿比較強——
比如運城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游客集散中心配套項目(總投資0.79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0.3億元)、平陸縣中氯三灘康養文旅建設項目(總投資2.85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1.2億元),均已開工建設,預期收益良好;
比如運城市(萬榮縣)儲運煤中心鐵路專用線項目(總投資6.9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6億元)、風陵渡經濟開發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4.98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1.5億元),結合開放發展戰略,投資規模較大,運營前景長遠;
比如G108線新絳至河津段改擴建工程(總投資36.59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36.59億元)、聞喜經濟技術開發區精品鋼產業園供水廠建設項目(總投資0.76億元,擬引入民間資本0.76億元),屬于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類項目,國家政策鼓勵,收益回報明確……
篩選高收益、高回報項目
優先推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部署和安排,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增總量、擴規模、提質效,促進民營經濟做強做優,為中國式現代化運城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特別是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工作啟動以來,我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擇優上報推介項目的同時,參照省里做法,對照推介要求和條件,在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申報項目的基礎上,分批向社會推介項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間資本投資,主要領導專題聽取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情況匯報。我市由發展改革部門牽頭,于去年4月初制定印發了《關于建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的通知》,明確了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市屬企業、各縣(市、區)各負其責,建立征集、推介、跟進、保證、考核全周期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我市成立了全市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工作專班,組長由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市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市項目推進中心主任擔任,成員包括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等16個市直相關單位,以及13個縣(市、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部門負責人。
工作推進中,市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項目謀劃儲備,篩選建立儲備清單。特別是優選儲備了萬榮通用機場、永濟至芮城太安高速公路二期、大運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車配套件模具開發、稷山縣1×135MW超超臨界煤氣綜合利用分布式發電、黃河流域(夏縣段)泗交國家級康養度假區、五老峰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萬榮博仁骨科醫院新建(醫養結合)項目等一批基礎設施、產業轉型、民生事業的大項目、好項目,為項目推介和吸引民間資本奠定了良好基礎。如稷山縣1×135MW超超臨界煤氣綜合利用分布式發電項目與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聞喜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大運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車配套件模具開發、黃河流域(夏縣段)泗交國家級康養度假區等5個項目與中交建、深圳中合核集團、蘇州金租投資等公司進行對接洽談。
為強化推介項目的跟蹤、調度、服務,市發展改革委建立了工作臺賬,逐個項目調度;召開相關會議,部署做好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安排對推介項目聯系人進行政策講解,切實做好項目推介的前中后全程跟蹤服務。如稷山縣1×135MW超超臨界煤氣綜合利用分布式發電項目,在推介項目儲備階段,縣發展改革部門深入調研項目建設情況,充分了解項目資金需求,梳理出擬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清單上報,市發展改革委對項目成熟度、資金需求進行認真把關審核,積極向省發展改革委匯報爭取,該項目最終成功遴選為我省2023年首批向民間資本推介的100個項目之一。經推介,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項目方山西東方資源公司成功簽訂了融資合同,合同約定入資金額為2.688億元。
如今,我市正搶抓機遇、借勢而為,全面提升推介項目的儲備質量,努力篩選更多高收益、高回報的項目,向民間資本推介,推動全市上下形成優化營商環境、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民營企業、鼓勵民間投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強烈氛圍。
架好民企、項目“聯姻橋”
雙向奔赴
4月15日,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正式掛牌,標志著全市民營經濟發展站在了新起點,開啟了新征程。兩天后,我市召開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暨政銀企對接大會,發布2024年第一批推介項目。
新的發展階段,讓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這項工作有了更新的內涵和更高的要求。
根據安排,市發展改革委下一步將重點做好3個方面工作——
抓好政策落地“運城版”。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山西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等重大政策,結合我市實際,加大政策轉化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公平競爭、融資支持、產業升級、信用激勵、法治護航等有力促進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硬舉措、新辦法,抓好政策落地“運城版”,打造我市民間投資“新洼地”。
當好民企發展“娘家人”。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加快搭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劃指導、協調服務、交流合作、監測評估、政策宣傳等平臺,為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創造更優環境、提供更大支持、拓展更廣空間。對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企業家合理合法訴求,積極回應、深入研究、全力解決,不斷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助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做好項目建設“服務員”。強化高質量發展“第一要務”和項目建設“第一抓手”,充分發揮全市項目建設指揮部作用,推進全市上下在儲備重大項目、做實項目前期、加速項目建設、強化投資拉動、爭取政策資金5個方面著重發力。對省市重點項目和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項目,聯動有關部門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涉及的環評、用地、招標、施工許可、融資等前期手續和要素需求,做好項目“服務員”,助力項目“加速跑”,賦能我市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轉型。
市發展改革委(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黨組書記、主任樊雙全說:“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成功。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秉承讓民營企業拿到好項目,讓優質項目找到好企業的不懈追求,全力為我市擴大民間投資、發展民營經濟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