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市鹽湖區人民政府網時間:2024-08-30
鹽湖區因鹽池而名,因池鹽而興。古為鹽販之澤,有過鹽邑、苦城、潞村、圣惠鎮、鳳凰城等稱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面積1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97萬人,全區轄6鄉7鎮8個街道、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33個行政村,76個社區,黨員2.83萬人。
文脈悠長,人文底蘊深厚。境內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歷史文化遺存達364處,其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11處、省級9處、市區級130處。龍頭景區建設不斷提質,7家A級景區熱鬧非凡,“關公故里 多彩鹽湖”旅游品牌更加響亮。關公文化、德孝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源遠流長,牛莊、西張耿夜校紅色血脈賡續不絕,河東道情、掐絲琺瑯釉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悠久傳承,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成效明顯,傳統文化不斷煥發新生。鹽湖自古有耕讀傳家、崇教尚學的優良傳統,基礎教育在全省名列前茅,康杰中學、運城中學等名校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要素富集,開放潛力巨大。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輻射中原,是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勞動力、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富集。境內呼北高速、209國道、342國道、521國道縱橫交錯;同蒲鐵路、大西高鐵、浩吉鐵路橫穿全境;運城鹽湖國際機場已開通北上廣、曼谷等30條國內外航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山西省綜改試驗區、中原經濟區、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國家級戰略疊加交匯,中國(運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設立,政策優勢顯著。
物華天寶,自然稟賦優越。全境三山一水六分田,南北依山,河渠縱貫,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巍巍中條,綿延逶迤,處處藏幽納翠,鳳凰谷、九龍山,峰巒疊嶂,引人入勝。方圓132平方公里的浩渺鹽湖,全球三大鹽湖之一,水清岸綠、舉目皆景。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地處北緯35°黃金種植帶,年平均降雨量496.8mm,無霜期約309天。農產品品類豐富,圍繞“一區三帶”產業布局,建設酥梨、葡萄、韭菜、小麥、雙季槐五大產業基地,打造果蔬飲品、蔬菜、面食糕點、肉蛋制品、中藥材五大產業集群。“鹽湖酥梨”獲批“國家級酥梨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2023年,全區年產糧食21萬噸,水果80萬噸,蔬菜10萬噸。
產業集聚,發展動能強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3家)。高端制造業加快提效,以宏明空調為“鏈主”的產業鏈招商成為全省經典案例。水泵產業資源優勢凸顯,鹽湖水泵專業鎮入選省級重點專業鎮,水泵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加快提升,萬達廣場、吾悅廣場、黃河新世界等商業綜合體亮點紛呈,物流集聚區被評為省級重點物流基地。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家,高新技術企業7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2家。
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2.7億元,同比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0億元,同比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2.0億元,同比增長2.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6億元,同比增長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886元,同比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041元,同比增長8.7%。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