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4-23
□袁有生
常年讀書,我深切體會到三重韻味:勵志、養性與厚德。
讀書勵志,開卷有益——
兒時,老師常鼓勵我們好好學習,母親也摸著我的頭殷切叮囑:“咱家世代沒有文化,寫個信先得出門請人,做買賣要和別人合伙。你念書,可一定要爭口氣,全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作為長子,我自小看到父母的日月艱難,在學校發憤圖強。一有空閑,就借讀同學的《苦菜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立志成為書中的英雄人物。閱讀時,堅持記心得寫筆記,我的學習成績和寫作水平不斷提升,每次考試名列前茅,作文也常被當作范文張貼在教室。是閱讀和寫作,給我人生奠定了良好基礎,后來得以在部隊從事文秘工作,成為國家干部。我衷心感謝時代,感恩閱讀。
讀書養性,孝敬父母——
表哥是一名大學教授,小時卻是巷里叔叔嬸嬸嘴里的“搗不亂”,上學時叛逆逃學,常讓家人焦頭爛額。舅舅無奈答應表哥回家務農掙工分,減輕負擔。可是,舅媽一聽這,就提起搟面杖滿院追打表哥:“你再敢逃學,我和你沒完!”在老師的鼓勵引導和舅媽的嚴厲教育下,表哥逐漸改變。進入初中后,同學們相互比拼學習,名師熱情輔導,表哥也覺醒了,憑借聰明天資,三年后一舉考上重點高中,最終考上天津名校,并留校任教。
一次走親戚時,他挽著舅媽的肘彎激情地說:“如果當年不是媽媽的‘搟面杖’和嚴厲,我哪有今日。我要感恩母親,感恩讀的幾車詩書。”
讀書厚德,惠濟鄉里——
我的鄰居在小巷可稱得上書香門第,三個兒子皆是高學歷人才,他們的配偶也都學歷很高,一大家子團結和睦,日子紅火。大兒子和愛人在村外辦了自動化養豬場,他倆有文化,懂科學,效益可觀。二兒子農學院畢業,承包土地,建大棚,培植名貴樹苗,鄉里經常組織專家和種植戶參觀取經。三兒子大專畢業后,和父親開辦農資商鋪,送藥送肥到田間,深受群眾歡迎。他們還牽頭辦起家庭書屋,供父老鄉親學習農科知識;全家集資,支助貧困學子;老人還用退休金,幫助本家侄兒成家立業。一家被評為村上五星級文明戶,大家紛紛夸贊,人家光景好家風好,主要是讀書明理厚德!
改變個人命運、影響家庭、造福社會……這便是書香的無窮魅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