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門峽日報時間:2025-08-25
這個暑期,三門峽市湖濱區處處文化熱潮涌動。湖濱區綜合文化藝術中心新館試開放,“砥柱學堂”未成年人公益藝術培訓班持續火爆,湖濱區正以多元文化供給點燃市民熱情,用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舉措,讓城市浸潤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
新館試運營,
現代化文化地標成“打卡地”
7月22日,總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近9000平方米的區綜合文化藝術中心新館正式試運營。這座現代化場館集非遺展示、藝術培訓、群眾活動于一體,內設展覽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舞蹈排練廳、合唱展演廳等特色功能區,以“文化+科技”理念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試開放首周,僅圖書館單日接待讀者達500人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內“黃河流域民間藝術展”引發觀展熱潮,市民紛紛駐足欣賞剪紙、捶草印花等本土非遺技藝;“翰墨飄香 藝韻湖濱”湖濱區文化館書畫展廳內,篆隸的古樸、行草的靈動,于點染勾勒中彰顯創新活力,無論是書畫愛好者,還是尋求片刻寧靜的市民,都能在此找到共鳴;設備齊全的合唱展演廳里,老年合唱團正排練新曲目;圖書館內,從學齡前兒童到白發老人,人手一書的場景成為暑假里的溫馨一景。
“新館的開放讓我們有了更專業的排練場地。”來參加砥柱學堂合唱培訓班的劉阿姨笑著說。據了解,試運營首月,新館累計接待群眾上萬人次,其中非遺展廳、少兒閱讀區、綜合藝術培訓室成為三大“人氣王”。
“砥柱學堂”爆紅,
公益課程托起少年藝術夢
這個暑期,“砥柱學堂”未成年人公益藝術培訓班也是“一座難求”。作為湖濱區持續多年的文化惠民品牌,今年暑期開設的口才、少兒形體、聲樂、少兒武術4類課程,報名通道一經開啟便迅速滿額。
口才課堂上,老師通過繞口令、角色扮演等趣味訓練,引導孩子提升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從基礎的站立、行走姿勢糾正,到形體動作的學習,少兒形體課中,授課老師帶領學員糾正體態,將禮儀文化融入每一個動作;聲樂課堂上,《萱草花》《在燦爛陽光下》等歌曲在孩子們純凈的嗓音中流淌;少兒武術課則以基本拳法、腿法以及武術套路為基礎,融入武德教育,讓孩子們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力量。
“孩子以前駝背很嚴重,上了兩周形體課,現在走路都挺直了!”家長吳女士在結課展示現場激動地說,“更難得的是,課程完全免費,真正把實惠送到了老百姓心坎里。”
文化惠民深耕,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
“砥柱學堂”的火爆,是湖濱區文化惠民工作的縮影。近年來,該區以“15分鐘文化生活圈”建設為抓手,將文化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社區廣場上,“百姓大舞臺”每周上演戲曲、歌舞;校園里,捶草印花等非遺技藝走進課堂;圖書館的“親子讀書會”“紅色故事宣講”場場滿座……近3年,全區年均開展文化活動超百場,服務群眾超5萬人次。
“文化惠民不是簡單‘送節目’,而是要讓群眾從‘看客’變‘主角’。”湖濱區文旅局負責人介紹,該局還將推出更多惠民活動,創新舉措,持續激發文化活力。
從新館里的沉浸式體驗到課堂上的專注學習,從非遺傳承人的耐心授藝到普通市民的熱情參與,這個暑期,湖濱區用一場場有溫度、有活力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惠民”從口號變為生動實踐。隨著綜合文化藝術中心的全面運營,更多元的服務、更豐富的活動將持續推出,為城市注入深厚的文化底氣與蓬勃的精神活力。
(爨喆 閆召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