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张开腿涩涩网站_欧美在线观看视频免费_欧美aⅴ视频_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_免费黄色网址在线播放_欧美一线二线三显卡_91精品天码美女少妇_亚洲精品国产av现线_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在线精品午夜天天www_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可以免费看的黄色_在线视频毛片_欧美成人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福利酱国产一区二区_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_国产白丝喷水娇喘视频_av毛片午夜不卡高潮喷水_久久香蕉综合_日本少妇xxxx做受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產業引領鄉村致富路

——聞喜縣河底鎮多措并舉推進村集體經濟增收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05

記者 王新欣

兩年前,聞喜縣河底鎮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頒證會,讓河底鎮的19個行政村都領到了一個“大紅本”——河底鎮鄉村振興蔬菜產業園確權認定書,這是該鎮“黨委領辦項目、村級集體受益、突破資源限制、培育增收引擎”發展集體經濟思路的一大實踐成果。

如今,相似的情景再次在河底鎮上演。河底鎮蛋雞標準化養殖項目將沿用“黨委領辦、集體收益、充實家底、引領發展”的集體經濟壯大模式,收益均分到河底鎮19個行政村。

這是河底鎮黨組織領辦推進產業發展的一大縮影,體現了該鎮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決心和行動力。

“創”出新路子

一枚枚雞蛋,從雞舍到裝盤,全程都是自動化,工人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

走進位于河底鎮合陽村的山西維明牧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明牧業”),一排排雞籠架干凈整潔,一臺臺現代化養殖設備有序運轉。在這里,蛋雞住的是“空調房”,吃的是“營養餐”,坐的是“傳輸帶”。

“從給蛋雞喂水、喂料到控制雞舍溫濕度、給雞舍通風換氣,再到雞蛋分揀,都是自動化、標準化的,既省時省力、干凈衛生,還能減少雞蛋的破損。”該公司負責人李海俊介紹道。

目前,維明牧業養殖場占地面積16500平方米,現蛋雞存欄量15萬只,擴建后存欄蛋雞30萬只,育雛育成雞20萬只,項目建成之后,預計可日產雞蛋1.75萬公斤。

“我們的二期項目預計今年9月底完工,政府投資700萬元建設3棟雞舍、購置一些自動化設備,每年我們會上交政府投資金額的8%,再由鎮里分給19個行政村。”李海俊說,項目建成之后,可累計解決就業百余人,吸引更多農戶發展養殖業、加入合作社,增加農戶收入,帶動輻射周邊其他村,形成養殖區域化的特色產業雞蛋品牌。

“在這里工作離家近,活也輕松,捎帶還可以照顧家里,我覺得非常好。”合陽村村民郭娟娟一邊分揀雞蛋一邊說。

維明牧業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在搬運雞蛋。特約攝影 溫徐旺 攝

河底鎮是聞喜縣最大的蛋雞養殖基地,目前蛋雞存欄70萬余只,為進一步促進蛋雞產業發展,形成規模效益,叫響河底品牌,實現“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轉變,在聞喜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河底鎮黨委、政府通過實地調研、市場研究,實施了河底鎮蛋雞標準化養殖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河底鎮蛋雞行業標桿,示范帶動其他養雞合作社進行技術升級、擴大規模等,做強河底蛋雞品牌。

“通過黨委領辦項目,目的是讓村級集體受益。河底鎮發展蛋雞養殖產業,與企業合作,分紅到全鎮19個行政村,每個村每年都能分到3萬元,實現了村村都有集體經濟收入。”河底鎮黨委書記朱國興說道。

發展蛋雞養殖產業,只是河底鎮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一個項目帶動全鎮受益的縮影之一。

2021年,河底鎮結合當地產業布局,實施了鄉村振興蔬菜產業園項目建設,流轉集鎮附近、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的土地,投資200萬余元建設一期項目標準化溫室大棚17座,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設施農業、規模產業發展的新樣板。

隨著一期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河底鎮黨委繼續領辦投資419萬余元,建設產業園二期項目,完成再建大棚160座,項目收益實現對河底鎮19個行政村的“全覆蓋”,每年可為全鎮集體經濟增收34萬余元,構建起“村村有產業、組織有力量、治理有根基”的工作格局。

“種”出新希望

7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河底鎮南王村,50畝連片的荷塘內,青綠色的荷葉與朵朵綻放的荷花相映成趣,清風拂過,暗香浮動。

南王村被稱為“蓮菜村”,有著悠久的蓮菜種植歷史,村里還有汩汩流淌的溫泉,因而所產蓮菜潔白細膩、清脆香甜,營養價值頗高,與聞喜煮餅、北垣柿餅、石門核桃并譽為聞喜四大歷史名產。

“目前,蓮菜正是生長階段,到了10月中旬就會成熟,一畝地的產量在3000斤至5000斤之間,每畝毛收入在3萬元左右,利潤可觀,主要銷往運城、臨汾等地。”南王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小紅望著眼前的荷田笑著說。

南王村的50畝蓮菜基地建設項目屬村集體經濟項目,均分包給村民,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2萬元左右,同時還帶動了該村旅游等產業發展,小小的一顆蓮子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蓮藕經濟”為南王村“種”出了新希望,將引導更多村民參與蓮藕種植,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繪制一幅景美、人美、產業美的鄉村振興畫卷。

在田野中“種”出新希望的,還有位于磨盤嶺上的坡申村。

一路爬坡來到坡申村,道路兩側皆是紅彤彤的各種水果,一個個嬌艷欲滴,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有蘋果、油桃等,光是蘋果就有雞心果、維納斯黃金、新世紀3個品種。放眼望去,村民正在采摘已經成熟的珍珠棗油桃,盡情享受著豐收帶來的喜悅。

坡申村村民在該村水果示范園采摘珍珠棗油桃。特約攝影 溫徐旺 攝

“我們村這個水果示范園里,總共種植有70多畝桃。桃是村里重點種植的果品,上市期從6月份一直持續到10月份,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也為很多村民們提供了足不出戶的就業機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坡申村黨支部副書記牛永慶望著眼前的果園說,這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村民的土地建設水果示范園,最忙的時候大約可以提供50個就業崗位。

“之前我在家里沒活干,有了這水果示范園后,一個月在這里打工就能掙2000多元,感覺很不錯。”坡申村村民侯引引說。

近年來,坡申村通過建設水果示范園,讓該村有了新的主導產業。現在,這些水果陸續進入采收季節,且根本不愁銷路。“示范園里的水果基本都是訂單式生產,剛下枝頭,就被來自北京、浙江、湖南等地的客商拉走。”牛永慶滿臉笑容。

通過黨建引領,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已成為河底鎮提升村級組織力、實現鄉村振興、強村富民的重要舉措。

“闖”出新天地

正午時分,在河底鎮馬莊村道路兩旁的田野中,隨處可見撐著傘或是戴著防曬面罩的村民們,他們正彎腰在地里收割香菜。

另一頭,馬莊村集體冷庫的大門口,一輛裝有250公斤香菜的運輸車在此完成裝車,正準備將這輛裝滿香菜和冰塊的車輛開往太原。

“河底鎮種植蔬菜的人比較多,蔬菜的保鮮運輸就需要冰塊。我們的存冰量在400噸左右,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蔬菜大約有15余噸。冷庫建成后,不僅大大降低了周邊村民的蔬菜運輸成本,還帶動了更多農戶加入蔬菜種植的行列中來。”馬莊村黨支部書記王肖殼介紹道。

近年來,聞喜縣在馬莊村建設了保鮮冷庫項目,總投資211.6萬元,其中,財政預算資金約170萬元,村集體籌集資金41.6萬元。項目的經營方式主要為租賃,承包給企業后,每年可為該村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同時,也為不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利用原有的資源優勢,河底鎮延長農產品產業鏈,解除了當地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加快了鄉村振興的步伐。同樣,在酒務頭村,發展鄉村旅游也是河底鎮利用該村自然資源優勢,助推鄉村振興的又一舉措。

走進位于酒務頭村的小溪谷野奢營地,嘩嘩的水聲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順著水聲,不一會兒就看到了一條巨大的瀑布,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瀑布轟鳴聲和撲面而來的水霧,許多游客駐足觀賞。

來自鹽湖區的研學團隊在小溪谷體驗研學當地文化。特約攝影 溫徐旺 攝

“這里有山有水,風景特別好,中午玩累了還能在這里吃吃飯,所以就帶著孩子們來了。”家住聞喜縣城的張女士笑著說。

山水環繞之下,一排別具晉南特色的窯洞瞬間吸引了眼球。窯洞中,游客們或一起品茗,或一邊吃飯談天,一邊享受自然美景,非常愜意。

“小溪谷鄉村旅游項目,主要包含疊水瀑布區、休閑餐飲區、窯洞民宿區、垂釣區、農耕文化區、帳篷露營區等等,一期工程已經建成并運營,二期工程主要為窯洞民宿等,目前正在建設中。”小溪谷旅游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仇慧琳說道。

河底鎮坐擁湯王山、小澗河、酒務頭商文化遺址等文旅資源,河底鎮黨委、政府踐行聞喜縣委提出的“宜居宜業宜游地,幸福美好聞喜城”目標,明確了“農業產業優、重點項目強、生態環境美、文旅事業興”的總體發展規劃,按照“打造亮點—挖掘文化—形成路線—優化模式”四步走思路,統籌文旅事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倡體驗和沉浸并重、開發和保護并重。

“酒務頭小溪谷鄉村旅游項目,采用‘支部+企業+農戶’的模式,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5萬元,同時,還能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酒務頭村黨支部書記馬永明說。

河底鎮通過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蹚出了一條抱團發展、聯營增收、共富共強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按下了“加速鍵”。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