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11
曹 飛
上學的時候,得過獎,也挨過罰。假若沒有教師介入,我大概會過得隨波逐流,饑則食渴則飲,到一定年齡再冒險談個愛情。這樣一來,我的人生肯定就毫無章法了。
我初中就讀于芮城二中,當時英語成績一塌糊涂,經常在課堂上就酣然入夢。負責警戒的同桌偶爾也被引入夢境,一時間鼾聲此起彼伏,直到英語老師上前厲言責備。
我倆顯然是先天性油鹽不進,讓老師明顯感到身心疲憊。有一次她指著我的課本說,你這書新新的,過了期末考試還能退。又說鄰座的書恐怕退不了,因為有涎水!
如果說學生時代對老師的尊敬更多源于經驗主義式的懼怕,如今再回想起來,我更傾向于是對老師剛正無私德藝雙馨的真摯敬重。
英語老師名叫劉應芍,兼職班主任。從初一至初三上半學期,她在課堂上從來不茍言笑,敬業認真的教育方式和一絲不茍的授課態度令我經常自責。我也曾頹而不廢,以一節自習時間背誦一組單詞,課間吃個饃夾菜便忘得一干二凈。那時候我就內心發怵地認為,老天把我學英文的這扇窗封得死死的,絕對看不到一絲亮光。
盡管有我這樣的成績拖后腿,但是在劉老師帶領下,我們班仍然被公認為重點班、火箭班,也多次獲評諸如“優秀班級”之類的榮譽稱號。有一次,釘掛在黑板上方的一塊榮譽獎牌突然掉下來,險些砸中正在臺上講課的老師。我中午放學后從家里帶過來一臺手電鉆,在同學們扶護下,以課桌壘板凳方式踩上去重新鉆眼安裝,順帶把其他獎牌也釘得結結實實。劉老師得知后,在課堂上狠狠地表揚了我一番。
那是我唯一在英語課堂上獲得表揚。春風化雨的高光時刻,令13歲的少年感覺世界無比美好。
“先成人,再成材”是劉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從來不說多余話。她教育我們說,成不了人,即便是成了材也是壞材。有次我在課間埋頭苦睡,英語課代表拿她的塑料發卡捅我腦袋,我猛抬頭撞斷了發卡。她就哭哭啼啼找劉老師打報告,說我弄壞了她的發卡。劉老師近前查明真實情況后,當即批評她沒有做到實事求是。忐忑的心得以平復,我們后排男生更加覺得劉老師是我們“弱勢群體”的精神支柱。
記得有次晚自習,兩個高年級男生沖進我們教室,叫囂著要打一個搗蛋鬼同學。同學們立即團結起來,攔人擋架的,出去報告老師的,圍在搗蛋鬼周圍不讓靠近的,待到老師過來,兩個高年級學生已逃之夭夭。問明情況后,劉老師對我們全班同學進行訓話。她說,你們今天做得很正確。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以后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一定要穩住局面,咱們班里這么多男生,豈能讓壞蛋為所欲為?
劉老師短短一席話,說得我們熱血沸騰。
因為業績突出,初三下學期劉老師調入教育局工作。最后一節英語課,語文老師紅著眼睛向我們證實了這個傳聞。她說以后劉老師就不來學校了,她怕她控制不了感情,所以讓語文老師代她轉達與大家兩年多的師生情誼。
記得那節英語課,安靜的教室里,女同學的抽泣聲不絕于耳,班里的男生全都沉默不語,就連最調皮的男同學,也都低著腦袋安靜下來。原來學生時代最恐慌的,不是老師們的嚴厲批評,而是突然失去約束的放任自流。
再后來,我們畢業后相繼參加工作,每每遇到同班同學閑聊,大家都爭相模仿劉老師的講課場景,絲滑流暢的英文對答、英文責備,然后就都捧腹大笑。我知道,這真摯的笑聲,是對懵懂學生時代的傾情懷念,也是對匡正了自己人生道路的恩師的感激與惦記。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