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門峽日報時間:2025-09-11
初秋,清晨的山霧尚未散盡,盧氏縣五里川鎮馬連村的村衛生室已迎來忙碌的一天:老村醫劉思芳早早打開大門,收拾衛生、整理村民健康檔案;小村醫劉曌則背著醫藥包,騎車穿行在山路上,準備為留守老人上門問診。這樣的場景,在馬連村持續了數十年,劉思芳與劉曌父子,用腳步丈量山路,用堅守守護著全村人的健康。
9月6日下午,記者從盧氏縣城出發,翻山越嶺35公里來到馬連村衛生室時,劉曌正為村民把脈問診,隨后熟練地拾藥、配藥;一旁的劉思芳不時觀察病情,提出處方建議。“老村醫敢擔當、醫術好,治好的病人數不清;小村醫負責任、有耐心,待村民比親人還親!”提起這對父子,該村黨支部書記程文龍滿臉自豪,“他們就是咱深山里的健康‘守護神’!”
老村醫:
自學成才守初心 “醫”心為民解病痛
今年85歲的劉思芳,依舊耳聰目明、精神矍鑠。回憶起行醫初心,他語氣堅定:“小時候家鄉窮,村民看病難、看病貴,我就暗下決心,要當一名村醫,守護大家的健康!”
初中畢業后,劉思芳放棄升學機會,先參加了4個月的村醫速成班,隨后又買來《傷寒論》《醫宗金鑒》等醫書深學苦讀。為掌握藥理藥性,他經常上山采集中草藥,對照書本一一辨別、記錄,反復摸索配伍方法。經過兩年的學習與實踐,他熟練掌握了望聞問切的診療技巧,并于1958年考取全國第一批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證,正式成為馬連村的“健康守護人”。
“做醫生,治病救人是天職。”從醫以來,劉思芳堅定著這一信念。1959年春天,村民姚占營干活時不慎被鋒利的石頭劃傷右腿,傷口從膝蓋延伸到腳脖,深可見骨。鄰居們將他抬到衛生室,劉思芳快速為傷口止血、沖洗、消毒,隨后細致縫合。接下來的一周,他每天上門護理,直到姚占營的傷口完全愈合、順利拆線,才放心讓其回家,最終只收取了消毒藥品等基礎費用。
馬連村地處五里川、雙槐樹、橫澗三鄉(鎮)交界處,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村民居住分散,且村里不通路、不通電,藥品更是稀缺。為解決村民看病難題,劉思芳便自己上山采藥,回家后晾曬、切片、粉碎,親手炮制成中草藥、水劑或丸劑,免費為村民治病,緩解了不少人的病痛。
“劉老大夫是我的大恩人!”今年42歲的洞口組村民王富民,回憶起兒時的經歷紅了眼眶。小時候他患上嚴重肺炎,高燒不退,父母急得團團轉。劉思芳得知后,多次冒雪上門,用推拿、針灸等方法為他治療,最終治好頑癥,讓他恢復了健康。
從醫60多年來,劉思芳的足跡遍布馬連村及周邊村落:他為村內外上百名老人醫治過心腦疾病,為上百名兒童做過針灸、推拿,還為多名村民正骨、接骨,甚至曾幫助婦女分娩接生等。憑借這份堅守與擔當,他先后獲得“全國鄉村醫生”“河南省免疫規劃先進工作者”及鄉鎮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小村醫:
專業傳承擔使命 播撒健康新希望
受父親影響,劉曌從小就在衛生室里長大,跟著父親識藥、記藥方,看著父親為村民解除病痛后露出的笑容,“當村醫”的種子早早在他心中生根發芽。在父親的支持下,他選擇學醫之路,2000年從衛生學校畢業后,回到村里,成為馬連村的新一代村醫,和父親一起為村民健康服務。
“現在醫療條件好了,村民對健康的需求也更高了,咱們的服務方式也得跟著變。”劉曌深知,光有熱情不夠,還得有過硬的專業本領。除了父親的言傳身教,他還經常主動參加上級衛生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醫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如今,他不僅是鎮衛生協會會員,還擔任了縣衛生協會會長,馬連村衛生室也被確定為全縣第一批“健康180醫生工作站”。
有了專業診療設備的加持,劉曌服務村民的底氣更足了。馬連村共有380多戶1500多人,其中高血壓患者98人、糖尿病患者32人、精神分裂癥患者7人。針對這些留守慢病老人,劉曌堅持每周上門,為他們測血壓、血糖和調整用藥,20多年來從未間斷。如今,他每天要接診村內外患者20多人,每周僅上門健康檢查就要往返百余公里。 父子同心:
藥箱雖變承諾不變 守護健康不停歇
從最初的“老三件”——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到如今配備齊全的“智慧醫療包”,數十年來,父子倆的行醫裝備在變,但“隨叫隨到”的承諾從未改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劉思芳、劉曌父子倆累計診治病人超過3萬人次。
2020年,劉曌當選為馬連村村干部,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但他服務村民的初心絲毫未減。“有父親在身邊幫忙,還有村民的信任,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指著村衛生室墻上的“健康180醫生工作站”牌子,以及一張張榮譽證書,劉曌眼中閃爍著光芒,“現在咱們村實現了‘小病小傷不出村,大病急病快診快治’,能看到村民們健健康康的,我們就覺得特別欣慰。”
在馬連村的深山里,劉思芳與劉曌父子用兩代人的堅守,織就了一張守護村民健康的“安全網”,也照亮了深山里的“醫”心健康路。
(本報記者 李博 通訊員 高長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