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11
馮建國
奮勇斬惡狼
關羽小時候,故里常平村附近的中條山上,有一個神秘的山洞。因為洞前是一片絢麗的桃樹園,所以叫作桃花洞。每到春暖花開時節,這里滿山桃花燦爛,蝶飛蜂舞,景色美麗迷人。
據說很早很早以前,這個洞里住過一位高人,收藏有非常珍貴的寶物。只是由于溝壑縱橫、荊棘叢生,洞的周圍盤踞著一群野狼,不時傷害人畜性命,山下一帶的百姓望而生畏,哪里還敢來這里踏青賞花,更別說是進洞里尋找寶物。
關羽知道后,決心獨斗狼群,為民除害。一天午后,他手持利斧,身背火把,準備獨自進入洞中,一探其究竟。就在他快到達桃花洞時,卻發現胡玥一身俠女打扮,手挽強弩,斜背箭囊,遠遠跟在自己的后面。
胡玥是關羽私塾老師胡先生的女兒,也就是他后來的妻子,兩人一塊學習,互生傾慕,仿佛一條連心的紅線,把他們緊緊相連。當胡玥知道關羽的行動后,就尾隨而來。關羽苦苦相勸,胡玥就是不聽。相持不下,關羽只好同意了胡玥跟著自己的請求。
兩人還未到洞口,就見一群惡狼目光如炬,張牙舞爪撲了過來。關羽和胡玥齊心協力,沉著應對。胡玥先連發數箭,射瞎了頭狼的眼睛,疼得它滿地打滾。關羽見狀,手持利斧急忙趕上前去,連砍十幾斧頭,將頭狼殺死。
接下來兩人越戰越勇,連斬數狼,只剩下小狼崽子,落荒逃進深山去了。兩人進入洞中,找到一堆竹葉簡,即后來流傳于世的《孫子兵法十三篇》,成為他們的定情信物。從此以后,常平一帶再沒有受到惡狼的侵害,直到現在,當地的人們還在津津有味地講述著關羽機智勇敢、勇斬惡狼、為民除害的故事。
拜師對對聯
少年時代的關羽聰明活潑,父親關道遠決定送他拜師上學。這一天,關父在家里略備薄酒,請來私塾老師胡斐先生,幾經相讓,胡先生坐了上座。關羽端來一碗綠豆湯,與熏雞、清燉鯉魚等幾樣菜,一道擺在桌子上。
胡先生見了這個虎頭虎腦的孩子,想必就是未來的弟子,便眉頭一皺,指著桌子上擺的熏雞,順口吟了一個上聯“五香熏雞稀爛梆硬”,關羽順手端起桌子上的綠豆湯,對答道:“綠豆熬湯翻滾冰涼。”胡斐不由得喜上心頭,暗里嘆道:“此子可教也?!?/p>
不過他并未動聲色,而是指了指盤中的鯉魚,抑揚頓挫地說道:“魚變龍,龍變魚,魚龍變化?!标P羽知道先生是在有意考他,就畢恭畢敬地說道:“師同生,生同師,師生同樂。”胡斐見關羽的應對不僅文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心里格外地喜歡。
只見他略微沉思了一下,看了看院子里茂密的竹子,若有所思地說道:“百尺竿頭未止步?!标P羽已深知先生的寓意,便故作一種少年老成的神態對道:“盛名之下更虛心?!边@一次,沒等關羽的話音落地,胡斐就接著說道:“村中四境人家,雞鳴犬吠?!标P羽也不假思索,童聲朗朗地對道:“朝內九重帝闕,虎踞龍盤?!?/p>
到了這個份上,胡先生早已是喜上眉梢,他避開關羽,樂呵呵地對關道遠說道:“翠竹有情,獨長有道門第,將來必成大器?!弊源艘院?,關羽拜于胡先生門下,習文練武,苦讀春秋,終于名垂青史,享譽天下,成為萬世人極武圣人。
“四好”家訓傳
關公一生赴湯蹈火,屢建奇功,為三國分治立下了汗馬功勞,是與孔子齊名的武圣人。不過,大家是否知道他傳下來的“四好”家訓呢?
東漢末年的一天午后,溫柔的陽光灑落在一座靜謐的庭院里。關公看著兒子關平、關興苦練書法,長進很快,不由得喜上心頭,隨之興致勃勃,揮筆寫下十二個大字——“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并當庭立下訓誡,關氏后人以此作為立身之本。
別看這樸實無華的十二個字,看似淺顯易懂,里面卻蘊含著深刻的為學、為事、為人的價值觀念,被人們譽為關公的“四好”家訓,千百年來薪火相傳,廣為傳頌,被碑刻藏廟銘記,不僅是對關氏后裔的庭訓教誨,而且成為我們華夏民族為人處世的準則與寶典。
讀好書?,就是要有選擇性地多讀經典的、健康的、有益身心的書籍;說好話?,就是堅持真理,多說真實有益、團結友善的話;行好事,就是要樂善好施,助人為樂,選擇誠信正義的行為;做好人,就是為人正直善良,堅守道德底線,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說到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這個故事的做人道理了。不過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我們運城中心城區里坐落著一座關王廟,廟里獻殿北墻中間的條石,就是篆刻的關公“四好”箴言碑。每塊約1米高、0.23米寬,立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前往一睹尊容。
做豆腐
關公鎮守荊州城時,在西門外開設練兵場,分派關平、周倉操練步軍,廖化、魏延操練騎軍。他將軍士按25人分組,進而操練布陣、進攻、防守等。不料過了端午節,荊州的天氣日漸熱了起來。一天午后,關公來到演兵場,見將士們光著膀子在演練陣法,揮汗如雨,當即下令旗牌官鳴金收兵,讓將士們在樹蔭下休息片刻。有一位參軍說:“大帥,這樣熱的天氣,必須要做好防暑降溫,否則后果不堪?!?/p>
關公聽后點點頭,再仔細一看,將士們有的雙目赤紅,有的口舌生瘡,內火很重。正在這時,伙夫們挑來飯菜,關公掀開蓋布,只見是饃饃稀飯,菜里還放了紅紅的辣椒。關公不解地問道:“天氣這么熱,大家火氣很重,菜里為什么還要放辣椒呢?”伙夫回答說:“大帥有所不知,在這大熱天里演練流汗多,菜味淡了難以下咽,加些辣椒好下飯?!?/p>
關公沉思了一下,默默地離開了演兵場。他回到大營帳內,順手脫下戰袍,擦去汗水,來到飯桌旁坐下。廚師端來醋熘白菜、水煮蛋,還有水魚涼粉、水煮黃豆等,這些飯食都是關公喜歡吃的。當他看到水煮黃豆這道菜,突然想到自己在家鄉做過豆腐,豆腐里的石膏能清熱敗火。如果將這些黃豆做成豆腐,既是美食,又能敗火,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他當即傳來糧草官,令他準備好黃豆和石膏,連夜組織士兵們擔水、推磨、燒火、搖漿……隨后自己端起小缽碗,親自點進石膏。待豆漿凝固之后舀進包袱,用木板擠壓掉其中的水分。然后讓士兵們打開包袱,只見一板雪白細嫩的豆腐帶著豆香撲鼻而來。他順手取過一把扁刀,把豆腐劃成整齊如一的方塊,分散給周邊的將士們品嘗,士兵們直說清新涼爽。
接下來他又組織了一批聰明伶俐的親兵,親自教他們做豆腐。他們手藝學成以后被分至各個兵營,擔任教師的角色。各軍營就地選材,大量制作,將士們就都能夠吃上鮮嫩可口的豆腐了。過了一段時間,軍營中的內火病都不藥而愈,將士們精神抖擻,訓練又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為民斬大蟒
關公鎮守荊州時,華容縣境內有一座桃花山,山里時常有怪物出沒,為害鄉里,百姓苦不可言。關公知道后,決計除掉怪物,以解除百姓后顧之憂。這天陽光普照、晴空萬里,關公帶著周倉和二十幾名關西大漢,從荊州城登上快艇,順流向華容縣進發,在桃花山附近上岸,沿著江邊小路向前走。
當地百姓告訴他們,所謂怪物原來是黑龍潭里的一條粗大蟒蛇,兇猛無比,不時出來傷人害物。這天晚上,關公和周倉他們住進黑龍潭附近一座破舊山神廟里,點燃起松明子,將破廟照得如同白晝。廟臺上泥塑的山神,圓瞪雙眼,面目猙獰,似乎在告訴關公不要掉以輕心。
關公秉燭夜讀春秋,一夜無事,眼看著東方泛起魚肚白,他起來先練了一套拳腳。吃過早飯后,他便指揮大家按部就班行動起來。他先命縣令去疏散山民,以免誤傷百姓,又命令周倉和縣尉帶上關西大漢在陣前助戰。一切安排妥當,他便提著青龍偃月刀,與大家一同來到黑龍潭。
此時的黑龍潭風平浪靜。潭面有微波蕩漾,倒影兒閃閃爍爍。直到午時三刻,關公正鳳眼微閉,琢磨著巨蟒是個什么樣子時,卻見一陣狂風卷過,剎那間水面上波濤洶涌、巨浪滔天,一條兩丈多長的巨蟒騰空而起,直奔關公眾人而來。關公見狀,絲毫不敢怠慢,急令周倉和大漢們將巨蟒圍住。
那巨蟒一點也不害怕,翻滾騰挪,張牙舞爪,直與眾人斗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說時遲,那時快,關公大喝一聲,揮起青龍偃月刀,只聽得“咔嚓”聲響,將巨蟒攔腰斬斷。老百姓聞訊趕來,將巨蟒剁成肉塊,扔到潭里喂魚。從此桃花山一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至今供奉關老爺神像,千年香火不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